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题目
孔颖达 北宋 · 张唐英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五三○
孔颖达尝撰《周易正义》,又与马嘉运、赵乾协、苏德详等参详,以行于世。
观其发明三圣之旨,通贯万化之蕴,其亦深于《易》乎。
然于下《系》云:「案诸儒象卦制器,皆取卦之爻、象之体。
韩康伯之意,直取卦名,因以制器。
案上《系》云『制器者尚其象』,则取象不取名也。
韩氏乃取名不取象,于义未善。
今既遵韩氏之学,且依此释之」。
甚哉颖达之失!
圣人之道至深远,而学者不悟,故洪生硕儒为注疏,以启导后进,而使得其馀。
今韩氏既失于取象之义,己为《正义》,当为刊正指归,以为后人之师法;
奈何既知其失,不为剖析是非,又从而蹈其失哉!
夫「斲木为耜,揉木为耒」,盖取诸《益》。
《益》者,《震》下《巽》上。
《震》阳,木动也;
《巽》阴,木可揉也。
而揉以为耒耜之象,其动在下,耕田之象也。
而韩谓「制器致丰,以益万物」。
又「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」之象,而韩谓「乘理以散通也」。
「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」,盖取《小过》。
《小过》者,《艮》下而《震》上。
《艮》,山也;
《震》,木也。
山止于下,木动于上,杵、臼之象,而韩谓「以小物济用」。
诸如此类,失者甚众,不可备举。
韩氏妄肆臆说,颖达又不发明其得失,诚可惜也。
类而推之,则圣人之旨皆可见矣,学者宜自求之(《历代名贤确论》卷七一。又见《宋代蜀文辑存》卷一二。)
之:原脱,据十三经注疏本《周易·系辞下》补。
唐孔颖达碑跋(〔贞观二十二年〕)1064年5月5日 北宋 · 欧阳修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二三、《欧阳文忠公集》卷一三八、《集古录》卷五、《六一题跋》卷五 创作地点:河南省开封市
右《孔颖达碑》,于志宁撰。
其文磨灭,然尚可读。
今以其可见者质于《唐书》列传,传所阙者,不载颖达卒时年寿,其与魏郑公奉敕共修《隋书》亦不著,又其字不同。
传云字仲达,碑云字冲远,碑字多残缺,惟其名字特完,可以正传之缪不疑
以冲远为仲达,以此知文字转易失其真者,何可胜数?
幸而因余《集录》所得,以正其讹舛者,亦不为少也。
乃知余家所藏,非徒玩好而已,其益岂不博哉!
治平元年端午日书。
孔颖达碑后 北宋 · 黄伯思
 出处:全宋文卷三三五九、《东观馀论》卷下
《孔祭酒碑》,世传虞永兴书,非也。
冲远之没,乃后伯施十年,岂非当时学永兴法者书邪?
然笔势遒媚,亦自可珍。
孔颖达唐太宗问故事乾道五年 南宋 · 汪应辰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七七九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三
唐太宗给事中孔颖达云:「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,有若无,实若虚,何谓也」?
颖达对曰:「此圣人教谦耳。
己虽能,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;
己虽多,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;
内有道,外若无;
中虽实,容若虚。
非特匹夫,君德亦然。
故《易》称『蒙以养正,明夷以莅众』。
若其据尊极之位,炫耀聪明,恃才以肆,则上下不通,君臣道乖,自古灭亡,莫不由此」。
太宗称善。
臣窃惟圣人聪明睿智,首出庶物,而不有其善,不居其圣,谦冲退托,委曲周密,以通天下之情,以兼天下之智,此所以为圣人也。
孔颖达太宗之言,简直明白,切于治道,太宗能嘉纳之,其致贞观之治宜矣。
孔颖达墓下作甲申 清 · 蒋士铨
 出处:忠雅堂诗集卷一一
老师宿儒遣刺客,文学之途何偪仄。
三世司业经师,时人亦复称美之。
以谦训君太宗许,以法养蒙太子侮。
乳媪焉知事君义,儒者杀身期有补。
君不见颜秘书,仕宦不进空著书。
阖门谢客负初志,巾帔萧散游林墟。
又不见陆德明世充聘之不肯行。
先生毕世享令闻,马郑之徒功岂逊。
文人坎坷死不免,尚有沙门马嘉运